close

口譯學習心得數則

一心二用

這學期開始挑戰同步口譯囉!

做同步口譯最困難的點在於一心二用:要邊聽邊說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所以心理學家一直很好奇同步口譯員腦袋瓜的運作情形,因為這根本就是違反人體自然法則的超能力嘛!


做同步口譯需要
100%的專注,短短半小時做下來,就已經會有腦袋累到無法思考的感覺!

 

耳機只能戴一隻,這樣才能聽到自己講話的聲音,有點不習慣。

同步口譯的學習方式要靠自己去體會,去抓感覺。老師形容其過程有點像學腳踏車,練了很長一段時間都還是跌跌撞撞的,但忽然有一天你抓到竅門後就這麼上手了,希望我開竅的那一天趕快到來呀。

Who's in booth number 7?

開學第一周重新分組,我這組同學大多數為英語母語人士,讓我開模擬國際會議時壓力很大,因為在座的歐語系同學都會講英文西文和法文,她們唯一聽不懂的會議語言就只有中文,所以當中方代表發言時,會有十幾個Native English Speakers都把頻道轉到我這邊聽我把中文翻成英文。那次開會主題是國家認同(National Identity)問題,內容並不難,
但還是很擔心自己的英文破綻百出,沒想到會議結束後,
很多歐語系的同學紛紛打聽 “Who's in booth number 7? She did an excellent job! We really depend on her interpretation to understand the Chinese speaker. The use of expressions and the register of the language are all very good and natural!”
我不好意思的舉手承認 “It’s me!”

結果她們都主動跑來跟我說: “Well done! Good for you!”

 

我發現我逐漸喜歡上IS(同步口譯的縮寫)!

本來比較喜歡逐步口譯,因為講出來是消化過的資訊、修飾過的語言,不像同步常常會因為搶時間而亂講一通,
但經過幾次好玩的
mock conference後,現在覺得同步的臨場感也很不錯呢!

 

而且不管是逐步還是同步,我都越來越愛口譯這份工作了,在不同語言之間轉換過程中,得知有許多人正專注的聽我講話,因為他們需要我擔任溝通的橋樑,透過我的翻譯來理解他們原本完全聽不懂的演講內容,看著聽眾一邊聽我的翻譯一邊恍然大悟的點點頭,達成傳遞訊息的使命真的讓我好有成就感。

良性循環

上學期逐步口譯成績公布了,考得不錯很開心!

最近在學習上獲得不少正面評價,是因為我有所進步而獲得這些讚美,還是因為獲得讚賞讓我增添信心,所以進步得特別快?我想獲得讚美和自身進步是相輔相成的良性循環吧!(所以以後我當老師的話一定要多多鼓勵學生)

當然我離目標還差很遠,但至少好的開始是邁向成功的一小步嘛。

海綿寶寶

既然身處在歐洲,那麼每天接觸的新聞或會議素材裡,歐盟和聯合國這兩個組織一定會常常出現。那一大堆的國際組織和機構的名稱都很類似,但功能職權卻大不相同,會議前總要花上一番功夫閱讀資料、整理筆記才搞得懂它們之間的關係和功能。很多人也許會想,台灣既不是聯合國也不是歐盟成員,為何還要花這麼多時間閱讀它們的相關資料?但我認為要真正學好一種語言,除了語言本身,還要理解其背後的文化,歐美國家對我們來說也許是另一個世界,但既然我們在學他們的語言,就要盡量了解那個世界的人在想什麼,以及他們所關心的事,所以歐盟執委會和歐盟理事會的分別、英國協助美國出兵阿富汗的原因、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的結論、金融風暴對歐洲整合過程產生的影響、美國英國的選舉制度等等,內容也許艱澀難懂,但要當口譯員,你就是不能置身事外的態度來面對它,而是要像一塊海綿一樣,盡可能的吸收各種領域的知識。



以下內容轉載自網路

小常識─何謂同步口譯?

同步口譯起於二次大戰後,聯合國成立運作,各國代表有感於以往連續傳譯之開會方式太耗時,又拜科技進步之賜,而有了耳機麥克風等設備,進而發明了同步口譯。同步口譯的方式加快國際會議進行的速度,也使口譯員的工作量愈來愈繁重。口譯員坐在一個隔音間(又稱口譯廂 booth)內,透過隔音間前的玻璃或電視螢幕即可看到整個會場,藉由頭戴耳機的方式收聽會場講者的演說,同步開口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經口譯室內的麥克風傳到會場,會場中的人再以耳機收聽口譯內容。

口譯歷史已久

口譯據說是人類最古老的職業之一。古代不同民族因戰爭或通商而接觸時一定有過無數傳譯員,有時甚至無法直接傳譯,而必須藉助翻譯成另一語言中介再溝通(例如現在中韓溝通時先翻譯成英文,再翻譯成各自的語言)。──口譯既然是伴隨著戰爭和通商而生,其脈絡就是一個協商的場合,那麼口譯自然不只是忠於原意,而也必須關注到協商的技巧、說者與譯者之間的彼此共識、以及傳譯者的熟練世故了。 

口譯與國際互動

1920年代以前,西方世界的共通語言是法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勢力壯大,英語才成為國際語言之一。外交談判時英語法語同時有人講就需要傳譯了。1919年巴黎和會首度試用同聲翻譯,但是設備原始,傳譯員沒有訓練,因此只是實驗。──過去用法語作為國際語言,與會者都必須會聽法語,因此大家不必傳譯。

真正的轉機是1940年代中期盟軍在紐倫堡大審納粹戰犯,歷時十年,牽涉到十餘國,因此奠定了同聲傳譯的地位。因為法官來自多國,不懂其他法官,也不懂控辯雙方和證人的語言。聯合國時,中、法、英、俄、西成為工作語文,1970年代開始阿拉伯文日漸受重視,六語同用。──當愈來愈多沒有機會熟練法語的國家與會(聯合國的成長),法語的獨霸受到挑戰,多國語言並用時(有文化權力的競爭),口譯成為必要,不但溝通異國,也斡旋其中的競爭和合縱連橫。 

哪裡重口譯,哪裡就是國際

同步口譯(同聲傳譯)只有短短幾十年歷史,但是設備、工作方式、專業守則、教育學校都逐步建立起來──這樣的快速專業化腳步和它所立足的慎重場域要求很有關係。

專業口譯的總人口大約二千人,集中在紐約、布魯塞爾、日內瓦等國際機構總部所在地──傳譯人員的駐地。

魁北克 香港 新加坡等多語地區也經常需要傳譯──這裡的每一個區域都有其特殊的語言權力環境,操作起來也不一樣。
常用口譯的單位:國際機構、政府、法庭、警署、工商機構、文教機構、旅遊事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milyYi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